近日,一項重大技術創新在中國油氣管道建設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中國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四全”管道焊接檢測機器人,已成功應用于多個國家級重點工程項目,標志著我國管道焊接技術實現了質的飛躍。
這款焊接檢測機器人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以中俄東線工程為例,其管道口徑達到1422毫米,傳統的人工焊接方式每道焊口需要耗費7個小時,而采用機器人焊接后,時間縮短至僅需1小時。在平原地區,施工效率因此提升了約7倍;而在復雜多變的山地地區,效率也提升了約4倍。機器人采用高質量的實心焊絲,確保了環焊接頭的最優性能。
據了解,“四全”管道焊接檢測機器人不僅在國內中俄東線、西氣東輸三線和川氣東送二線等重大工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還成功打入了國際市場,獲得了法國某知名能源公司和沙特某石油公司的認可。在東非原油管道及沙特相關管道項目中,這套機器人系統展現出了卓越的性能,成功克服了山區施工的技術難題,突破了國內外30°大坡度山地連續焊接的瓶頸,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回顧過去,我國在“十四五”規劃實施前,油氣管道焊口主要依賴手工焊和半自動焊,占比高達80%。這種傳統方式不僅勞動強度大、施工成本高,而且焊接質量難以保證,難以滿足當前綠色發展的迫切需求。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中國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率先提出了“四全”管道焊接檢測理念,并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研發。
經過不懈努力,該公司成功研發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四全”管道焊接檢測技術裝備系統,并實現了工業化應用。這一技術突破不僅解決了傳統焊接方式存在的問題,還為我國長輸管道建設領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不久前的一場發布會上,這套先進的“四全”管道焊接檢測技術裝備系統正式對外亮相,標志著我國在長輸管道建設領域邁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這一成就不僅彰顯了我國在管道焊接技術領域的創新實力,也為未來油氣管道建設的高效、安全、綠色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