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主研發的深海探索利器“蛟龍”號,正迎來一次重要的技術革新。據新華社報道,潛航員與技術人員正全力投入到該潛水器的升級改造工作中,旨在提升其整體性能與作業安全。
此次升級的核心在于對鋰電池系統、直流推進系統、視像傳輸系統及故障診斷輔助決策系統進行全面優化。這一系列技術升級不僅將強化“蛟龍”號的深海作業能力,還將顯著增強其自主可控性,確保其在深海探測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
“蛟龍”號作為我國的深海探索國之重器,自2009年8月首次完成下潛測試以來,已在全球三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留下了探索的足跡。去年8月,“蛟龍”號更是達成了第300次下潛的里程碑成就,累計搭載900人次深入海底,展現了其卓越的深海作業能力。
為了進一步提升“蛟龍”號的性能與安全性,技術人員正緊鑼密鼓地進行升級改造工作。預計將于2025年2月完成水池試驗,隨后在同年3月前往南海進行關鍵作業能力提升的應用海試。這一系列試驗與應用海試將為“蛟龍”號未來的深海探索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蛟龍”號的升級改造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這不僅體現了我國在深海探測技術領域的持續投入與創新,也彰顯了我們對深海科考事業的堅定信念與決心。我們有理由相信,“蛟龍”號在經歷此次技術升級后,將在深海科考領域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人類探索深海奧秘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