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微軟旗下的必應圖像生成器(Bing Image Creator)經歷了一次技術波折,引發了用戶的廣泛關注。據科技媒體Windows Latest的最新報道,微軟在嘗試將必應圖像生成器的核心模型從DALL-E 3的PR13版本升級至PR16版本后,因效果不佳而迅速采取了回滾措施。
回顧去年12月19日的消息,微軟曾高調宣布,其必應圖像生成器將采用DALL-E 3的PR16模型,這一新版本在提升圖像質量的同時,還能將生成速度提高至原先的兩倍。然而,這一技術升級并未如預期般受到用戶的熱烈歡迎。
自PR16版本上線以來,用戶反饋紛至沓來,普遍指出新版本生成的圖像質量大不如前。用戶們抱怨稱,PR16生成的圖像看起來“塑料感十足,缺乏必要的細節”,與PR13版本相比,整體質量出現了明顯的下滑。PR16在人物圖像的生成上也顯得力不從心,生成的人物形象顯得不夠真實,缺乏自然感。
不僅如此,用戶們還發現,PR16版本在藝術風格和攝影技巧的模仿能力上也出現了明顯的退步。這一變化讓用戶們感到失望,因為他們原本期待新版本能夠帶來更加多樣化和高質量的圖像生成體驗。
除了圖像質量的問題,PR16版本還因審查力度過猛而引發了用戶的爭議。有用戶在嘗試生成動漫圖像時,發現“黑色短發”(Short black hair)這一描述竟然觸發了審查機制,導致圖像無法生成。這一事件進一步加劇了用戶對PR16版本的不滿。
面對用戶的強烈反饋,微軟官方迅速做出了回應。他們承認PR16版本確實存在問題,并決定將其回滾至PR13版本。然而,由于部署過程的復雜性,全部用戶完成回滾預計需要2-3周的時間。對于付費的Copilot Pro用戶來說,他們將能夠更快地回滾到PR13版本,從而恢復原有的圖像生成體驗。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們,技術升級并非總是一帆風順的。在追求技術創新的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用戶的實際需求和反饋,確保技術升級能夠真正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