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近期在進軍汽車產業的戰略決策上,展現出了獨特的魄力與決心。不同于諸多同行選擇通過外部融資的方式籌集資金,小米決定完全依靠自有資金來推進其造車計劃。
經過多輪的討論與權衡,小米最終決定采用第一種方案。盧偉冰強調,汽車業務被視為小米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為了確保業務發展的連貫性和協同效應,必須將其完全納入小米的體系之內。因此,使用小米自有資金進行造車成為了不二之選。
這一決策在隨后的行動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在今年3月的發布會上,小米創始人雷軍宣布將投入高達100億美元(約合700億元人民幣)用于汽車業務的發展。這一巨額的投資不僅彰顯了小米對于造車計劃的重視,也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面對外界的種種疑問,盧偉冰進一步解釋了小米的這一決策。他指出,當前汽車行業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要想在這場變革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有足夠的實力和決心。而全額自籌資金的方式,正是小米為了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所做出的重要選擇。
通過這一決策,小米不僅能夠在汽車業務的發展上擁有更高的自主權,還能夠確保與現有業務之間的協同效應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盧偉冰表示,小米有信心在未來的智能出行領域實現后來居上,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智能出行體驗。
盧偉冰還透露,小米在造車過程中將注重技術創新和品質提升,致力于為消費者打造一款真正符合其需求的智能汽車。他相信,在小米團隊的共同努力下,這一愿景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