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游戲行業內部的一份對比數據引起了廣泛關注。前暴雪知名制作人Grummz公開了一張圖表,詳細對比了今年DEI游戲與非DEI游戲在Steam平臺上的在線峰值表現,揭示了玩家群體的明顯偏好。
DEI游戲陣營中,《自殺小隊:消滅正義聯盟》、《星鳴特攻》、《塵路之旅》等多款作品,盡管各具特色,但在Steam平臺上的在線人數卻顯得較為慘淡,普遍徘徊在數百至數千人的范圍內。即便是備受期待的《龍騰世紀4:紗障守護者》,其市場表現也未達預期,未能重現昔日輝煌。
相比之下,非DEI游戲陣營則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幻獸帕魯》、《地獄潛者2》、《第一后裔》等作品,在Steam平臺上的在線人數均輕松突破20萬大關,其中《幻獸帕魯》與《黑神話:悟空》更是表現搶眼,成為玩家們的熱門之選。這些游戲的成功,不僅體現在在線人數的飆升上,更在于它們贏得了玩家們的口碑與喜愛。
Grummz在分享圖表的同時,也表達了對當前游戲市場趨勢的看法。他指出,玩家們似乎正在對所謂的“覺醒”元素保持距離,并對那些融入過多此類元素的游戲表現出明顯的不滿。這一趨勢,直接導致了多個專注于DEI游戲的開發商面臨經營困境,甚至不得不進行裁員或關閉業務。
而另一方面,非DEI游戲則憑借扎實的游戲品質、獨特的創意以及貼近玩家需求的設計,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尤其是亞洲開發者打造的游戲作品,更是在這一輪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了口碑與收益的雙豐收。這一現象,不僅反映了全球游戲市場偏好的轉變,也為業界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今年的游戲市場中,盡管整體呈現出豐收的態勢,但利潤卻明顯偏向了亞洲開發者和非覺醒游戲。這一趨勢,無疑為整個游戲行業帶來了新的思考與挑戰。如何在保持游戲品質的同時,更好地滿足玩家的需求與期待,成為了每一個游戲開發者都需要認真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