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極考察隊正緊鑼密鼓地準備迎接新一年的科研挑戰(zhàn)。近日,中山站已經啟動了為“雪龍”號和“雪龍 2”號科考船的卸貨作業(yè),確保一切就緒。據央視新聞報道,中國第 40 次南極考察隊的中山站越冬隊由 20 名隊員組成,包括 8 名科研人員和 12 名后勤保障人員。
中山站,作為我國在南極洲的第二個常年科學考察站,自 1989 年 2 月 26 日建成以來,便成為了我國內陸考察的重要交通樞紐。它坐落在東南極大陸的拉斯曼丘陵,站內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為科研人員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科研方面,中山站主要聚焦于氣象觀測、極區(qū)高空大氣物理、冰雪和大氣、海洋、地質等領域的觀測與研究。
就在不久前,即北京時間 11 月 28 日,“雪龍”號和“雪龍 2”號在執(zhí)行中國第 41 次南極考察任務時,已順利抵達中山站外圍的陸緣冰區(qū)域。這兩艘科考船在破冰前行,到達預定停船位置后,將立即開展中山站區(qū)域的卸貨作業(yè)。
本次南極考察任務預計將歷時近 7 個月,直至 2025 年 5 月才返回國內。考察隊由來自全國 80 余家單位的 500 余名隊員組成,規(guī)模龐大。為了保障這次考察任務的順利進行,三艘船只將共同承擔任務:“雪龍”號和“雪龍 2”號從廣州出發(fā),主要負責科學考察、人員運送和后勤補給;“永盛”號貨輪則從江蘇張家港出發(fā),主要負責運送秦嶺站配套設施建設的物資。
這些科研人員與后勤團隊,將在寒冷的南極大陸上,開展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活動,為我國南極科學考察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將為我國的南極科研事業(yè)增添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