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與蘇州工業園區蒙納士科學技術研究院的李之考博士,攜手昆士蘭大學的張西旺教授,近期在鹽湖鋰資源提取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創新性地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輔助的疏松納濾膜技術,不僅高效提取了鋰,還實現了鎂資源的增值利用。
這一研究成果于2024年10月22日在Nature Sustainability期刊上發表,題為“從鹽湖鹵水中可持續提取鋰并副產氫氧化鎂”。該文章由博士生雍明和湯蒙共同作為第一作者完成。
傳統的鹵水提鋰工藝存在周期長等問題,難以滿足市場需求。而研究團隊開發的EDTA輔助疏松納濾(EALNF)工藝,通過選擇性螯合鎂離子,顯著提高了鋰的提取效率,并實現了鎂資源的有效利用。
該工藝通過兩級過濾,鋰離子回收率高達90%,遠超傳統方法。同時,它將生產周期從1~2年縮短至1~2個月,省去了耗時的鹽田晾曬步驟。
鋰提取工藝對比圖:蒸發-沉淀法與EDTA輔助疏松納濾(EALNF)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