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風水輪流轉的態勢愈發明顯。昔日,中國車企通過拆解外國汽車學習技術,如今,中國電車卻成為了外國研究機構拆解分析的對象。
日本最近的一場電動汽車技術研修會吸引了眾多汽車零部件企業。會上,比亞迪ATTO 3和蔚來ET5等中國電車被拆解展示,以供學習其車身結構和零部件設計。
據報道,研修會共展示了16臺被拆解的車型,其中中國電車的高性價比和先進設計理念受到了廣泛關注。尤其是比亞迪ATTO 3的零部件整合策略,被視為降低成本的關鍵。
然而,日本拆解機構在拆解后也指出了中國電車在防水性能和品質控制方面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并未掩蓋中國電車在技術和成本上的優勢。
事實上,日本對中國電車的拆解研究并非首次。從五菱宏光MINIEV到比亞迪海豹,再到極氪007,中國電車的高配置和低成本一直讓外國研究機構贊嘆不已。
然而,有分析指出,盡管日本拆解機構對中國電車的研究深入細致,但由于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鏈的完整性和綜合成本優勢,日本電動汽車在短期內很難復刻出相同的發展之路。
中國電車在全球市場的崛起,不僅展示了中國汽車工業的進步,也為全球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