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悄悄探進房間時,家中的智能音箱已溫柔地播報了當日的天氣預報,而廚房中的智能烤箱正根據預設的早餐食材預熱,浴室的熱水器也早已根據主人的習慣備好了適宜溫度的熱水。這樣的科技生活場景,已不再只是科幻電影中的畫面,而是在政策與技術的雙重推動下,逐漸成為了現實。
近日,國家層面發布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將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以此促進消費市場的進一步升級。在這一政策背景下,一場由人工智能技術引領的消費升級浪潮正在各個領域興起,創造出新的消費熱點。
中國消費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指出,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拓展了多樣化的消費新場景,更推動了以“人工智能+消費”為代表的新型消費模式的發展。這種新型消費模式,正在激發消費者的消費熱情,使他們更加愿意、更加能夠、更加擅長并享受消費。
在海爾智家于上海世博中心舉辦的以“AI生活,智慧萬家”為主題的生態大會上,海爾智家展示了其智慧家庭戰略的最新成果——AI之眼系列黑科技。這一創新技術,使得智慧家庭實現了再次升級,進一步減輕了用戶的家務負擔,標志著海爾智慧家庭正從“替人家務”向“無人家務”邁進。
家電的發明初衷便是為了解放人類的勞動力。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家電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替代了人們的大量家務工作。然而,即便如此,仍有一部分家務每天占用著人們寶貴的時間。海爾智家通過AI+科技的運用,打造智慧家居生態,營造“無人家務”場景,這正是“人工智能+消費”重構智慧家電行業的重要體現。
在洪濤看來,近年來消費市場呈現出了明顯的產品向服務、體驗轉型的趨勢。他分析指出,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服務商品和體驗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長。體驗商品相比服務商品,更強調消費者與提供者之間的互動。而海爾智慧家庭的打造,正是基于這一大趨勢,通過技術滲透、場景延伸與體驗升級,催生出多維度的消費增長點和創新場景。
海爾智家發布的AI之眼黑科技,讓智能家電在“聽得懂”的基礎上實現了“看得懂”和“拿得起放得下”,成為更懂消費者的“智能體”。例如,在個性化定制的陽臺場景中,洗衣機會根據天氣、衣料等自動安排合適的洗曬程序,并在洗衣液用完時自動下單購買。這種智能化的服務,大大簡化了家務流程,提高了生活效率。
智能家電的興起與當下年輕人對便利、高效生活的追求緊密相關。據國際數據公司(IDC)預測,到2025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出貨量將達到2.81億臺。這些便捷、智慧的智能家電,正成為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新寵。以烤雞翅為例,傳統烤箱需要用戶反復確認烤制狀態,而搭載AI之眼的烤箱則能自動識別食材種類和規格,自動設置烤制溫度和時長,讓用戶只需點擊一下按鈕或說句話,就能等待美味的雞翅出爐。
海爾智慧家庭場景品牌三翼鳥更是讓整個家居空間成為能感知、會思考的生命體,實現從“人找服務”到“服務懂人”的轉變。例如,在夏天用戶開著空調睡覺時,智能枕會在用戶進入深睡眠時適度調高空調溫度,防止用戶受涼;凌晨時分,當檢測到臥室二氧化碳濃度偏高時,空調會自動開啟凈化和新風功能,確保用戶睡醒后感到舒適。
這些智能場景的實現,離不開海爾智家大腦、Uhome大模型等平臺與技術的支持。海爾智家大腦作為核心技術引擎,經過百億級家庭專業知識訓練,讓智慧家庭從“萬物互聯”邁向“萬物思考”。而Uhome大模型則讓家不斷學習、升級,讓用戶在家擁有如同與人對話般的體驗。當用戶下達各種指令時,Uhome能迅速理解并執行,聯動智能設備,為用戶創造最佳的生活體驗。
隨著大模型、大數據、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家電的邊界正在不斷外延,孕育出更多新的細分品類。智能家電不僅簡化了家務流程,更提高了生活品質,為新一輪的以舊換新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選擇。在政策的支持和技術的推動下,“人工智能+消費”將帶領行業和消費者共同體驗更加智慧、便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