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德國《商報》披露了一則關于大眾汽車財務狀況的最新動態,指出該公司的財務狀況仍未達到既定標準。據內部人士透露,大眾可能需要采取更為激烈的裁員措施以改善現狀。
原本,大眾汽車計劃在2026年底實現6.5%的利潤率目標,但現在看來,這一目標已被推遲了3至4年。公司當前的整體利潤率僅約為2%,這一數字遠低于預期。對于已經決定的成本削減措施,公司內部一些董事會成員對其能否真正降低大眾汽車核心品牌的成本表示了懷疑。
去年年底,大眾汽車與德國工會達成了“社會責任裁員”協議,計劃在未來幾年內裁減超過35000名員工,以期到2030年實現顯著的成本節約。據估算,這一計劃將每年削減勞動成本約15億歐元(約合113.4億元人民幣),整體成本節省則有望在中期達到每年150億歐元(約合1133.98億元人民幣)。然而,經過多輪談判和工廠罷工后達成的這些決定,似乎并未達到預期的成本削減力度。
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大眾集團和保時捷的CEO奧博穆表示,中國投資者對收購德國工廠表現出了興趣。當被問及是否考慮出售工廠時,他并未明確排除這一可能性,但強調目前尚未作出最終決定。
值得注意的是,大眾原本計劃關閉部分德國工廠,但在工會的壓力下,這一決定發生了變化。奧斯納布呂克工廠在2027年中期結束T-Roc敞篷車生產后,其未來命運變得撲朔迷離。大眾目前正在探索該工廠的其他用途,并有傳聞稱大眾可能愿意將這座工廠出售給中國買家。
與此同時,大眾集團近期也將關閉一座工廠。據悉,奧迪位于布魯塞爾的工廠將于2月28日停止生產Q8 E-Tron車型,這一決定無疑將對該地區的就業和經濟產生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