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文學界傳來了一則令人矚目的發現:科學家們在一顆名為WASP-127b的系外氣態巨行星上觀測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氣現象。這顆行星,距離地球約520光年,自2016年被發現以來,一直因其獨特的性質吸引著天文學家的關注。它圍繞宿主恒星旋轉,公轉周期僅為短暫的4天,體積雖略勝于木星,但質量卻僅為木星的16%,這一特性讓它成為了宇宙中最“蓬松”的行星之一。
德國哥廷根大學的麗莎·諾特曼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位于智利的甚大望遠鏡(VLT)上的先進光譜儀,對WASP-127b進行了深入觀測。當這顆行星從其宿主恒星前方掠過時,恒星的光線穿透了行星的大氣層,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窺其內部奧秘的機會。通過分析這些光線變化后的光譜,研究團隊在行星的上層大氣中明確探測到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存在。
然而,更令科學家們驚訝的是,光譜數據中的這些分子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波長峰值。這意味著,一部分分子正以相同的速度遠離地球,而另一部分則正朝向地球運動。諾特曼教授在接受采訪時坦言,她最初對這一現象感到困惑,但經過細致的數據分析后,她確認了這兩種信號的真實性,并對此表示極度興奮。
進一步的研究揭示,這種分子運動在行星的赤道區域尤為顯著。研究團隊據此推斷,觀測到的現象可以由赤道附近的超音速風來解釋。諾特曼教授在聲明中強調,這一信號表明,WASP-127b的赤道周圍存在著極為快速的超音速急流風,這是天文學界前所未見的現象。
盡管科學家們尚未完全理解這種極端天氣現象的成因,但他們推測,這些風的速度可能高達每秒9千米(即每小時33000千米),是行星自轉速度的六倍之多。這一速度創下了行星上測量到的最快風速紀錄,遠超過太陽系中風速最快的海王星,后者的風速僅為WASP-127b的約十八分之一。研究還發現,WASP-127b的晨昏兩側存在輕微的溫差,這進一步證明了其天氣模式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嚴飛教授作為研究的合著者之一,也在聲明中表示:“這顆行星的天氣模式與地球和太陽系其他行星同樣復雜。”這一發現不僅拓寬了我們對系外行星大氣現象的理解,也為未來的天文學研究開辟了新的方向。
這項研究的相關成果已在上周的國際知名期刊《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上發表,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期待著未來能夠揭示更多關于宇宙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