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在低空經濟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深圳新增無人機航線高達94條,載貨飛行量突破70萬架次大關,低空載人飛行次數也超過了2.8萬次,這些數字均在全國范圍內處于領先地位。
尤為深圳在低空經濟與空天集群方面的發展勢頭強勁。據統計,2024年前三季度,該產業的增加值達到了158.46億元,與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8.3%,增速在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獨占鰲頭。
全國范圍內,低空經濟企業的數量已經超過了7.1萬家,而在深圳,這一數字為4700余家,這些企業覆蓋了從研發設計到生產制造,再到運營服務的全產業鏈條,形成了完善的產業生態。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深圳同樣不遺余力。截至2024年11月,深圳已經建成了249個各類低空起降設施,這一規模在全國范圍內同樣處于領先地位。以南山區為例,該區已經建成了32個低空起降點,涵蓋了載客運輸、物流運輸、社區配送及醫療配送服務四大領域。寶安區也不甘落后,已經建成了35個各類低空起降場,并開通了132條無人機航線。
深圳對于低空經濟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并提出了到2026年建成1200個以上低空起降點的目標。這些起降點將覆蓋載人飛行、物流運輸、社區配送及城市治理服務四大領域,為深圳的低空經濟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設施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