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新聞界再次聚焦于蘋果公司的一款高端產品——Vision Pro頭顯。據知名科技媒體MacRumors的最新報道,蘋果可能已暫停生產其首款Vision Pro頭顯,這一決定背后隱藏著市場需求疲軟與高昂定價的雙重壓力。報道指出,蘋果正將研發重心轉移至更為經濟實惠的后續版本,并考慮推出第一代產品的小幅升級版。
回顧今年早些時候,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曾披露,自初夏以來,Vision Pro的產量持續下滑,并計劃在2024年底前徹底停產。這一消息與當前MacRumors的報道不謀而合,進一步加劇了外界對蘋果頭顯業務前景的擔憂。
供應鏈方面的消息則提供了更多細節。據多方透露,蘋果已生產了足夠滿足到2025年市場需求的組件,數量介于50萬至60萬臺之間。然而,令人驚訝的是,蘋果的主要組裝商立訊精密已在去年11月接到了停產通知。這一消息無疑為Vision Pro頭顯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分析認為,Vision Pro頭顯銷量不佳的原因主要歸咎于兩個方面:一是其高昂的售價,國行版起售價高達29999元,讓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二是內容生態的不足,限制了頭顯的吸引力。蘋果CEO庫克曾將其定位為“早期采用者產品”,意在表明其目標用戶并非大眾市場,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銷量。
在研發方面,蘋果去年已悄然停止了第二代Vision Pro頭顯的研發工作,轉而將更多精力投入到低成本的頭顯產品上。這一戰略調整反映出蘋果在面對市場挑戰時的靈活性與應變能力。
盡管第二代Vision Pro的研發已暫停,但仍有消息稱蘋果可能會對第一代產品進行增量更新,以消化過剩庫存。據傳聞,升級版頭顯可能搭載更先進的M5芯片和Apple Intelligence技術,有望在2025年秋季至2026年春季期間發布。知名分析師郭明錤和彭博社的Mark Gurman也對此表示了認同,并預測了升級款的可能發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