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梅賽德斯-奔馳公司內部對于市場表現的擔憂日益加劇,尤其是其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定位成為了焦點。職工委員會主席Ergun Lümali在近日的一次采訪中明確表示,公司急需采取措施,迅速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并對現有的中國戰略進行深刻反思。他強調,年銷量若降至200萬輛以下,對勞工代表而言將是無法接受的局面。
Lümali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公司對于年銷量有著明確的底線——至少需達到200萬輛,這是確保德國工廠高效運轉的必要條件。他警告說,如果公司長期依賴遠低于這一數字的銷量,將對企業的未來發展構成嚴重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梅賽德斯-奔馳首席執行官Ola Kaellenius在2020年曾啟動了一項旨在到2025年削減超過20%成本的戰略計劃,旨在將品牌進一步推向高端市場。然而,這一戰略在中國市場的高端電動車領域并未取得預期效果,一些投資者因此建議公司調整戰略方向。
數據顯示,梅賽德斯-奔馳在今年前九個月的汽車銷量為146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3%。更令人擔憂的是,其純電動車銷量遠遠落后于競爭對手寶馬。公司預測,全年銷量將略低于2023年的204.38萬輛,這一預測無疑加劇了公司內部對于市場表現的擔憂。
梅賽德斯-奔馳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也透露出了一絲涼意。盡管銷售額達到345.3億歐元,但同比下降了6.7%;凈利潤更是大幅下降54%,僅為17.2億歐元。這些數字無疑為公司的未來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