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項由美國Kogod商學院發布的排名引起了廣泛關注。這項排名針對的是“美國制造”汽車,特斯拉在這一領域擊敗了傳統巨頭福特和通用汽車,成為冠軍。
特斯拉的多款車型在此次排名中占據領先地位。其中,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以高達87.5%的本土零部件占比榮登榜首。緊隨其后的是Model Y長續航版和基礎版,這兩款車型的本土零部件占比均為85%。特斯拉的電動皮卡Cybertruck以82.5%的占比排名第三,而Model S和Model X則以80%的成績并列第四。
傳統車企方面,福特Mustang GT和GT Premium以80%的本土零部件占比與特斯拉的Model S和Model X并列。本田Passport AWD和Passport Trailsport分別以76.5%的占比排名第五。Jeep Wrangler Rubicon和Sahara緊隨其后,以76%的占比位列其后。大眾ID.4 AWD、GMC Canyon AT4 Crew Cab以及三款雪佛蘭科羅拉多車型也以75.5%的占比進入了榜單。
然而,盡管特斯拉在“美國制造”的榜單上表現出色,但其“美國制造”的光環并非毫無爭議。據研究作者弗蘭克·杜布瓦指出,特斯拉仍然大量依賴中國零部件。例如,在不計電機和電池的情況下,排名第二的Model 3長續航版中,中國零部件的占比高達40%。Cybertruck的這一數字則為20%,這些零部件主要集中在座椅、儀表盤等方面。
這一發現引發了對于特斯拉“美國制造”真實性的討論。盡管特斯拉在美國的生產基地和供應鏈體系為美國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但其對于國際零部件的依賴也凸顯了全球汽車產業的復雜性。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特斯拉在排名中領先,但其他車企也在不斷努力提升本土零部件的占比。隨著全球汽車產業的不斷發展,未來這一領域的競爭將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