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集團首席執行官楊元慶近日發表觀點,強調中國企業無論在國際舞臺上走得多遠,其根基始終深深扎在中國市場與中國制造之中。他指出,中國是聯想海外拓展的堅強后盾,只有在國內站穩腳跟,企業才能更有信心地走向世界。
楊元慶進一步闡述,中國企業在國內積累的業務模式和產品競爭力,是其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支撐。改革開放四十余年,中國已構建起全球規模最大、產業配套最齊全的制造體系,這些優勢是聯想等中國企業必須緊握的寶貴財富。
在他看來,中國制造的核心競爭力遠不止于成本優勢,而是一種涵蓋多個維度的全方位競爭力。中國擁有完整的工業門類,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都能在國內找到最佳匹配。基于這樣的優勢,中國企業應勇敢邁出國際化的步伐,無論是通過并購還是自主發展,都要勇于嘗試。
楊元慶還提到,出海不應僅僅局限于產品出口或產能轉移,而應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全球融合。他以聯想為例,說明公司在全球多個地區,如匈牙利、日本、印度和墨西哥等地設立了本地工廠,實現銷售、營銷和服務的本地化。這種“全球資源、本地交付”的運營模式,不僅提升了客戶滿意度,還幫助企業更好地遵守當地法規,利用各地政策優勢,同時增強了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性。
楊元慶總結道,聯想的成功在于能夠充分利用全球資源,服務于世界各地的客戶。這一戰略不僅提升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也為中國制造在全球市場中贏得了更多尊重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