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大眾汽車公司與員工代表之間的薪資談判再次成為焦點。據相關報道,雙方已進入了第三輪協商,而距離工會設定的罷工最后期限僅剩十天。
大眾汽車在德國擁有約30萬名員工,其中12萬名員工的薪資問題成為了此次談判的關鍵。這12萬名員工分布在六家工廠,他們的工資協議與其他員工有所不同,由單獨的集體協議管理。
面對來自中國的激烈競爭以及歐洲汽車市場需求的下滑,大眾汽車提出了一項削減成本的措施,即要求員工接受10%的降薪。公司還發出了關閉德國工廠的威脅,這將是其87年歷史上的首次。
為了應對這一局勢,工會在周三提出了一個折衷方案。他們建議放棄兩年的獎金,并設立一個專項基金,旨在為生產率低下的部門提供資金支持,以減少工作時間并避免裁員。據工會估算,這些措施將幫助公司節省約15億歐元(約114.67億元人民幣)。
然而,這一提議有一個前提條件,即管理層不得關閉工廠。但大眾汽車方面拒絕了這一要求,使得談判陷入了僵局。
如果管理層不接受工會的提議,工會將提出加薪7%的要求,并再次強調工廠不得關閉。他們警告稱,如果這一要求也得不到滿足,將從12月1日起在德國各地發起罷工。
這將是自2018年以來,大眾汽車集團首次面臨大規模罷工的威脅。當時,因薪資問題,超過5萬名工人曾走上街頭抗議。
對于工會的提議,大眾汽車董事會成員Gunnar Kilia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歡迎工人代表愿意在勞動力成本和產能過剩方面采取措施……我們將在接下來的談判中詳細討論,并對這些建議進行財務評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