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B站知名UP主“老師好我叫何同學”發布了一則名為《我用36萬行備忘錄做了個動畫…》的新視頻,迅速引發了廣泛關注。這位擁有超過1200萬粉絲的創作者,在新作中展示了一項獨特的創作過程。
在視頻中,何同學詳細介紹了一個核心功能——字符畫轉制程序。他聲稱:“為了提升效率,我們專門寫了一個軟件,可以把預覽動畫里的色塊轉換成字符。”然而,這一說法卻引發了網友的廣泛質疑。
視頻中的具體表述是:“所以我們專門寫了一個軟件,用于色塊轉換,但為了最自然的效果,部分動畫仍然是一行一行畫的。最終,這個文檔達到了36萬行。”這一描述讓不少觀眾產生了疑惑。
經過網友深挖,真相逐漸浮出水面。原來,何同學所提到的“專門寫的軟件”實際上是GitHub上的一個開源項目——“ASCII generator”。該項目支持圖像轉文本、圖像轉圖像以及視頻轉視頻等多種功能,是生成ASCII碼的利器。
更令人驚訝的是,何同學在使用這一開源項目時,刪除了原作者的信息。盡管該項目采用的是寬松的MIT開源協議,但何同學的行為還是引起了網友的不滿和吐槽。
面對網友的質疑,何同學在視頻評論區做出了回應。他承認,該軟件確實是從開源程序改動而來,但在文案和旁白制作過程中出現了紕漏。然而,這一解釋并未完全平息網友的怒火。
網友們紛紛留言表示:“請問刪除原作者名字是無意識的嗎?”“為何在被發現后才來澄清,難道沒人指出來就可以一直隱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