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領域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我國科學家在量子計算流體動力學(QCFD)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這一創新技術旨在解決航空航天、汽車工程及船舶設計等行業面臨的計算難題,推動設計迭代加速與成本降低。
據悉,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的科研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新型QCFD方法,并在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上,完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QCFD仿真案例。
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應用力學與工程中的計算機方法》上,標志著國產量子算力在解決實際問題上的重要進展。
“本源悟空”自今年1月全球上線以來,已為全球超過1500萬人次提供量子云服務,完成了27萬個量子運算任務。此次研究中,陳昭昀副研究員及其團隊針對量子計算機在實現流體動力學仿真時面臨的量子噪聲和比特資源不足等問題,提出了創新性的解決方案。
研究團隊提出的Iterative-QLS算法和稀疏層析方法,有效抑制了量子噪聲,并高效提取了量子信息,實現了高精度模擬。在此基礎上,團隊進一步開發出Sub-QLS算法,成功模擬了網格規模為41×41的非定常聲波傳播問題,展示了量子計算機在大規模流體模擬上的潛力。
此次研究不僅為量子計算在流體動力學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新思路,也為未來解決更復雜流動問題奠定了基礎。
通過這一系列創新,我國科學家在全球量子計算流體動力學領域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此次突破不僅展示了國產量子算力的強大實力,也為相關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