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知名汽車制造商奇瑞汽車被曝正悄然推進一項雄心勃勃的自研芯片計劃,這一消息源自科技媒體“雷峰網”的深度報道。據(jù)內部知情人士透露,奇瑞汽車正著手從零開始打造一套完整的芯片技術體系,重點聚焦車載微控制器(MCU)和智能駕駛系統(tǒng)級芯片(SoC)的研發(fā),其中更涉及到大算力芯片的探索,盡管目前仍處于項目的初級階段。
為了支撐這一宏大的自研計劃,奇瑞汽車已在招聘市場上積極尋覓高端技術人才。上海作為芯片設計行業(yè)的重鎮(zhèn),成為了奇瑞此次招聘的焦點。一份針對NPU(神經處理單元)設計架構師的招聘啟事格外引人注目,該崗位要求應聘者擁有5至10年的工作經驗及博士學位,年薪范圍高達100萬至130萬人民幣,并承諾提供15薪的優(yōu)厚待遇。該崗位的核心職責在于確定智能駕駛SoC的NPU技術需求,并主導其架構設計,同時需具備從需求定義到架構、數(shù)字設計、集成、驗證等芯片前端開發(fā)驗證流程的完整經驗。
不僅如此,奇瑞還面向博士及以上學歷的應屆畢業(yè)生,發(fā)布了高級芯片設計工程師的崗位,旨在吸引新鮮血液加入這一創(chuàng)新項目。該崗位的工作內容涵蓋了EDA工具的應用、芯片的布局布線、模擬仿真與驗證等多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對于推動奇瑞自研芯片計劃具有重要意義。
奇瑞汽車在智能化領域的加速布局,與其董事長尹同躍去年提出的“奇瑞智能化也不客氣了”的宣言不謀而合。今年以來,奇瑞的“雄獅AI座艙”和“獵鷹智駕”系統(tǒng)相繼應用于量產車型,展現(xiàn)出其在汽車智能化領域的顯著進展。尤為奇瑞正致力于實現(xiàn)“油電同智”,旨在讓燃油車也能享受到與新能源車同等的智能化體驗,而自研芯片正是其深化智能化戰(zhàn)略的關鍵一步。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智能化被視為下半場競爭的核心。奇瑞并非孤軍奮戰(zhàn),眾多車企已紛紛入局自研芯片領域,以期掌握更多主動權。例如,吉利汽車早在2023年就推出了7nm車規(guī)級智能座艙芯片“龍鷹一號”,并計劃推出“星辰一號”智駕芯片。蔚來汽車也不甘落后,自研了5nm智駕芯片“神璣NX9031”,并計劃將其首次搭載于即將交付的ET9車型上。小鵬汽車的自研芯片同樣有望在年內實現(xiàn)量產上車。
隨著奇瑞汽車自研芯片計劃的推進,以及行業(yè)內其他車企的積極布局,中國汽車產業(yè)的智能化轉型正步入快車道。未來,誰能在自研芯片領域取得突破,誰就將在這場智能化競賽中占據(jù)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