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德國豪華車制造商保時捷的內部管理層變動引起了廣泛關注。據悉,保時捷監事會在上周六宣布,公司已著手進行談判,意在提前解除首席財務官Lutz Meschke與銷售主管Detlev von Platen的職務。此舉旨在扭轉公司業績下滑及中國市場銷量疲軟的不利局面。
德國知名報紙《圖片報》率先報道了這一消息,隨后保時捷官方發表了相關聲明。報道指出,兩位高管因保時捷的業績不佳及股價表現疲軟而備受指責。
保時捷方面對此拒絕發表更多評論,保持低調態度。
回顧2024年,保時捷的全球汽車交付量為310,718輛,同比下降3%。而在中國市場,保時捷的交付量更是大幅下跌28%,僅為56,887輛。這一數據無疑給保時捷管理層帶來了巨大壓力。
面對市場挑戰,保時捷中國已采取行動。據保時捷中國1月13日的消息,截至2024年底,中國銷售網點數量已調整至約140家,并計劃在2027年前進一步縮減至大約100家。這一戰略調整顯示出保時捷在中國市場尋求更加高效運營的決心。
早在2024年10月底的保時捷第三季度投資者電話會議上,首席財務官Lutz Meschke就已透露,保時捷將“大幅縮減在中國的經銷商網絡”。這一決策反映了保時捷對中國市場現狀的深刻洞察與應對。
保時捷中國還在2024年12月4日宣布增設技術部門,該部門不僅負責本地采購與質量保證,還將統籌保時捷在中國的研發工作,直接向保時捷中國首席執行官匯報。這一舉措被視為保時捷在中國市場加強本土化與技術創新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