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追求iPhone真全面屏設計的道路上,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何在不犧牲Face ID功能的前提下,實現屏下技術。Face ID依賴于復雜的深感攝像頭系統,包括紅外攝像頭和點陣投影器,這些組件在現有技術下難以完全隱藏于屏幕之下,迫使蘋果采用了所謂的“藥丸屏”作為權宜之計。
然而,最新的消息顯示,蘋果可能已經找到了解決這一難題的鑰匙。據媒體報道,蘋果獲得了一項屏下Face ID的專利,這項專利有望徹底改變iPhone的屏幕設計。專利的核心在于解決紅外光在屏幕下的透射率問題,因為紅外光雖然能穿透顯示屏,但透射效率低下,會嚴重影響人臉識別的速度和準確性。
為了克服這一障礙,蘋果的專利提出了一種創新的解決方案:移除部分子像素。在常規的顯示器中,每個像素由紅、綠、藍三個子像素組成,共同決定屏幕上的顏色。蘋果的方案是,移除相鄰的相同顏色子像素,為紅外光開辟通道,使其能夠順利穿過OLED面板。由于這些被移除的子像素可以通過相鄰子像素的顏色混合來彌補,因此用戶幾乎察覺不到任何差異。
這一技術的實現,意味著iPhone將能夠擺脫現有的藥丸屏設計,邁向真正的全面屏時代。據稱,這一方案最快將在2026年的iPhone 18系列上得到應用。屆時,iPhone 18系列將采用單挖孔屏設計,為用戶提供更加沉浸式的視覺體驗。
這一變革不僅將提升iPhone的外觀設計,更將推動智能手機行業的進一步發展。隨著屏下技術的不斷成熟,未來或將有更多智能手機采用類似的設計,為用戶帶來更加出色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