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曾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的仇保興,在一次公開講話中明確指出,針對中國高密度城市環境,電動車是理想的交通選擇。
仇保興提到,城市間的競爭能夠促進技術的合理發展和投資效益的提升,有效避免錯誤的技術路徑。他特別指出,城市在實現碳中和的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擺脫工業文明的傳統思維,即認為集中化、大規?;词莾灮挠^念。他強調,通過數字化創新,城市不僅能夠實現減碳的量化、回溯和共識,還能更多地利用信息,增加綠色電力的使用。
在交通領域,仇保興詳細分析了氫能的使用情況。他提到,雖然許多氫能目前為灰氫,其碳排放較高,但如果灰氫是由風電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制造,即轉化為綠氫,其碳排放量可降低20倍。他對比了電動車與內燃機車、燃油車的碳排放情況,指出電動車在任何情況下,其碳排放都比傳統燃油車低20%。同時,考慮到城市空間的有限性,電動車占地面積小,因此其碳排放和PM2.5排放也相對較低,更加符合城市環保的需求。
不僅如此,新能源車在顆粒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上也具有顯著優勢,幾乎可以實現“零排放”。這一特點使得新能源車在環保方面具有更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