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為中國在官方渠道宣布,與西部礦業及中鐵十九局攜手,在西藏昌都玉龍銅礦成功實施了全球首個5000米高海拔露天礦區的無人駕駛項目,并順利完成了成果交付。該項目不僅驗證了無人駕駛技術在極端自然環境下的可行性和適應性,還標志著智能礦業發展的新里程碑。
在玉龍銅礦,由多輛無人駕駛礦車組成的車隊,已經在一條長達數千米、寬度最小20米、最大坡度8%的礦道上進行日常作業。這些無人駕駛礦車在復雜地形中展現了卓越的穩定性和作業效率。
玉龍銅礦無人駕駛技術的核心在于“云網車”一體化協同系統。該系統依托華為云的人工智能算力平臺,實現了無人駕駛技術的訓練、迭代、智能監管、高精地圖服務及路徑規劃。通過這一系統,無人駕駛礦車能夠在復雜的作業環境中做出精準決策。
為了確保無人駕駛礦車在高原礦區內的通信穩定,項目組聯合西藏移動建設了多個5G基站,實現了礦區的5G信號全覆蓋。這不僅讓車載傳感器能夠實時傳輸數據,還使地圖數據得以分鐘級更新,從而進一步提升了作業效率并保障了作業安全。
針對玉龍銅礦高寒高海拔的特殊環境,無人駕駛礦車采用了多傳感器融合感知技術,確保了全天候的穩定作業。這一技術的應用,使得礦車的故障率降低了5%,在線運行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大大提升了作業效率。
無人駕駛礦車還配備了實時的感知系統,為生產作業構建了全方位的安全防護體系。在夜間作業時,無人駕駛礦車能夠保持穩定運行,大大減少了采礦、運輸和排土等環節中對人員的依賴,從而降低了現場的安全風險。
無人駕駛技術的智能化調度系統還優化了作業流程,減少了道路維護次數和車輛維修頻率。同時,通過精確控制,無人駕駛礦車在燃料和輪胎的消耗上也實現了顯著降低。據估算,與傳統模式相比,兩個編組的10輛無人駕駛礦車每年可節省約600萬元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