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的副教授、同時也是北極雄芯的創始人馬愷聲,正式對外宣布,其團隊研發的“啟明935A”系列芯片已成功點亮,并圓滿完成了所有功能測試,達到了車規級量產的標準。
據詳細介紹,“啟明935A”并非單一的芯片產品,而是一個芯片家族系列。通過啟明935 HUB Chiplet結合不同數量的大熊星座AI Chiplet,并采用靈活的封裝方式,該系列能夠迅速集成出具有不同性能級別的SoC芯片。通過高帶寬的PBLink技術,該系列芯片還能實現多芯互連,其中雙芯方案支持高達128GB/s的雙向帶寬,而四芯方案則支持64GB/s的雙向帶寬。
在應用領域方面,每一顆“啟明935A”系列芯片都能支持最多20路60Hz的1080P攝像頭輸入,非常適合于各類端側AI部署場景。
“啟明935A”系列自稱為行業內首顆采用Chiplet異構集成模式的自動駕駛芯片,這一創新設計無疑為其增添了不少亮點。
在認證方面,“啟明935A”系列已經通過了TüV SGS ISO26262 ASIL-B級認證,并獲得了中汽研的車規級驗證,成為了首個經過國內外雙重認證的車規級產品。
為了更好地支持開發者,北極雄芯同步推出了核心板和原型開發公板,并提供了詳細的設計參考。
在算法和大模型的支持方面,由于大熊星座NPU天生兼容Transformer結構,因此“啟明935A”系列能夠初步支持多種模型,包括Yolo系列、ResNet50、PSPNet、PointNet++等,并且覆蓋了從圖像識別到點云處理的廣泛領域。在工具鏈方面,該系列芯片支持離線自動化流程進行編譯部署,同時提供運行時管理API,極大地便利了應用開發。
馬愷聲形象地描述道:“設想一個大型汽車制造商,每年生產幾百萬輛汽車,擁有幾十種車型,每種車型又分為高中低不同配置。高檔車型售價高達數十萬,而經濟型車型則只需7-8萬。傳統的解決方案往往需要為不同的車型配備不同的芯片,這導致每當有新的算法出現時,僅僅是為了適配和OTA更新就需要投入巨大的工作量。而采用‘啟明935A’系列芯片后,高中低檔車型的芯片外觀和管腳都保持一致,只需通過芯片級選配即可滿足不同需求。不同車型即使采用同一顆芯片,也能在算力上表現出巨大差異,從而支持不同程度的智能化。更重要的是,OTA升級時,只需一套軟件和驅動,就能完美適配所有車型。”
據悉,“啟明935A”系列芯片目前已開始送樣,期待其在自動駕駛領域能夠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