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電信聯盟在日內瓦發布了其年度《2024年事實與數據》報告,揭示了全球互聯網接入的現狀與挑戰。報告指出,盡管全球互聯網用戶數量持續增長,但數字鴻溝問題依然嚴峻,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即26億人,尚未接入互聯網。
具體來看,2024年全球互聯網用戶預計將達到55億人,相比2023年增加了2.27億人,占全球總人口的68%。然而,這一數字背后隱藏著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仍有大量人口被排斥在數字世界之外,他們大多生活在農村地區,難以享受到互聯網帶來的便利。
報告進一步分析了互聯網接入與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關系。在高收入國家,互聯網普及率高達93%,而在低收入國家,這一比例僅為27%。這種巨大的差距不僅體現在互聯網接入上,還反映在5G網絡覆蓋上。高收入國家的5G網絡覆蓋率高達84%,而低收入國家則僅為4%。
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琳·波格丹-馬丁對此表示深切關注。她指出,這份報告揭示了高收入國家和低收入國家在數字領域的巨大鴻溝。最弱勢群體由于無法接入互聯網,難以獲取信息、教育和就業機會,這進一步加劇了社會不平等。在一個日益相互聯系的世界里,真正的進步應該意味著所有人都能共同前進,而不是一部分人被甩在后面。
報告還強調了數字鴻溝對全球發展的影響。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提供了巨大潛力,但如果大量人口被排斥在數字世界之外,這種潛力將無法得到充分釋放。因此,國際社會需要共同努力,推動全球互聯網接入的普及,縮小數字鴻溝,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數字技術帶來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