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近日宣布了一項重大舉措,旨在加速全天候增強現實(AR)眼鏡技術的研發。公司決定將Project Aria智能眼鏡項目的技術資源向部分第三方研究團隊開放,這一決定無疑將為相關領域的創新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Project Aria智能眼鏡項目自2020年面世以來,一直備受關注。今年2月,meta更是對外展示了該項目的AR芯片原型及其配套原型產品,進一步展示了其在AR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
作為此次合作的亮點之一,meta透露其已與寶馬攜手,共同探索如何在行駛的車輛中通過AR眼鏡穩定顯示虛擬內容,這一研究有望為未來的智能駕駛體驗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meta還與多所頂尖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圍繞全天候AR技術展開了一系列重要研究項目。例如,與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合作研究AR人機交互技術;與美國愛荷華大學共同探索聲音定位技術的創新應用;與印度理工學院聯合研究基于AR眼鏡的他人意圖偵測技術;以及與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合作開發室內導航定位系統。
為了支持這些合作項目,meta提供了Aria研究套件(ARK),該套件包括Project Aria硬件和軟件開發工具包(SDK)。meta希望通過這些資源,推動AI數字人、人機交互(HCI)以及機器人技術等領域的深入探索。
meta的愿景是將AR技術打造成為集溝通、娛樂和實用功能于一體的核心工具。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克服諸多技術難題,其中之一就是開發出輕便且可全天候穿戴的AR眼鏡。對此,meta在今年的meta Connect大會上展示了一款名為Orion的原型眼鏡,該眼鏡設計超輕薄,并配備了獨立的無線計算單元以及能夠捕捉手指細微動作的肌電圖(EMG)手環。
雖然Project Aria項目主要聚焦于基礎研究,但Orion原型眼鏡無疑展示了meta在可穿戴AR領域的雄心壯志。然而,高昂的制造成本仍是制約其大規模應用的一大障礙。據透露,僅Orion的硅碳鏡片就因生產難度極大,導致單機造價接近1萬美元(約合72537元人民幣)。盡管如此,meta仍計劃基于Orion的研究成果,在2030年前推出能夠讓消費者負擔得起的消費級AR眼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