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公司近期在其官方渠道宣布了一項重要進展,首次公開了其自研全固態電池示范生產線,這一生產線坐落于日本栃木縣的Honda技術研究所。
這條生產線的主要任務是驗證全固態電池量產工藝的技術可行性,并確定電芯的基本規格。本田希望通過這一舉措,為未來固態電池的量產打下堅實基礎。
在本田示范固態電池生產線的開幕式上,本田的研發主管Keiji Otsu詳細介紹了該生產線的規劃。據他透露,這條生產線預計將于2025年1月正式啟用。
本田對于固態電池的未來應用充滿信心。他們預計,在2030年之前,本田固態電池將實現量產并搭載于汽車上。這種固態電池的續航里程將是當前鋰離子電池的兩倍,而到了2040年,續航里程有望進一步增加至2.5倍。這意味著,到2029年,本田的電動汽車一次充電可能行駛600英里(約966公里)。
盡管固態電池具有諸多優勢,但其成本一直是制約其廣泛應用的關鍵因素。本田表示,他們正在積極努力降低固態電池的成本。到2030年之前,他們計劃將全固態電池的成本降低25%,而到2040年,則計劃降低40%。
本田還透露,他們計劃在2020年代后期開始,陸續在新車上搭載這種新的固態電池。未來,他們還將考慮將這種電池應用于摩托車和飛機上,以進一步拓展其應用范圍。
本田不僅計劃自己使用這種固態電池,還愿意將其出售給其他汽車品牌使用。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用戶能夠享受到電動汽車帶來的便利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