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公司近日宣布了一項重要進展,其自研的全固態電池示范生產線已正式亮相,標志著該技術在量產化道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
這條示范生產線位于日本栃木縣的本田技術研究所內,占地面積約27,400平方米,專注于全固態電池量產工藝的技術驗證及電芯基本規格的確定。生產線全面模擬了從電極材料處理到電池組裝的各個生產環節,確保每一步都達到量產標準。
生產線涵蓋了電極材料的稱量、混煉、涂裝、輥壓,以及電池的組裝、化成和模塊組裝等多個工序。本田透露,相關廠房已在2024年春季完成建設,目前主要驗證設備已全部入駐。
據本田的規劃,該示范生產線將于2025年1月正式啟用。在啟用后,本田將利用這條生產線進一步開發電芯規格,并對各道工序的量產技術和成本進行驗證。本田的目標是在2020年代中后期實現全固態電池的量產。
本田表示,如果固態電池的量產工作順利推進,公司計劃將全固態電池最早應用于2025年至2030年期間推出的全新電動車型上。這一舉措將顯著提升電動車的能量密度、低溫充放電性能和充電功率,從而增強新能源車型的競爭力。
行業專家普遍認為,固態電池相較于傳統的鋰離子電池具有顯著優勢。其能量密度更高,低溫性能更優,充電功率更大,這些特點將極大地推動新能源車型的市場滲透率,為汽車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