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最大石油公司引能仕與當地大型供餐企業達成了一項重要協議,將收購廢棄食用油用于生產可持續航空燃料。此舉標志著日本石油行業在爭奪廢棄食用油資源上的又一重大進展。據悉,另一大型石油公司科斯莫也于上月首次公開了其在國內的首個可持續航空燃料量產基地,預計年內完工。
實際上,不僅日本,美國也在積極進口中國的餐廢油脂,主要用于生產先進生物燃料。地溝油的好處顯而易見,以生物柴油為例,其可再生且環境友好,不僅能完全替代普通柴油,與現有發動機系統兼容,還能通過植物或廢棄物的碳匯形成閉環,實現“零碳”排放,真正做到變廢為寶。
目前,我國生物柴油年產量已超過200萬噸,其中90%出口。在可持續航空燃料方面,我國市場雖處于發展初期,但已具備一定生產能力。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已有2家相關項目投產運營,另有5家項目處于未投產或規劃階段。其中,鎮海煉化已實現可持續航煤量產,年產能達10萬噸。
這些進展不僅展示了我國在生物燃料領域的實力,也為全球可持續能源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進一步擴大,我國在地溝油轉化利用方面的潛力有望得到更充分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