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公正交易委員會向科技巨頭谷歌公司發出了一項禁令,指出該公司在日本市場的部分商業操作觸碰了反壟斷法紅線。這一決定于4月15日正式公布。
據委員會披露的詳細調查結果,自2020年7月以來,谷歌在與至少六家安卓智能手機制造商的合作中,將預裝谷歌搜索和Chrome瀏覽器等應用作為使用Google Play商店的前提條件。這些廠商被要求在生產的手機上顯著展示谷歌應用的圖標。谷歌還與至少四家安卓手機廠商達成了利益共享協議,通過廣告收入分成的方式,換取這些廠商不在其設備上預裝競爭對手的軟件,并將谷歌搜索和Chrome瀏覽器設為默認應用。
日本公正交易委員會認定,谷歌的這些做法顯著阻礙了市場競爭的公平性,違反了日本反壟斷法的相關規定。委員會因此決定對谷歌采取法律行動,以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
事實上,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統此前就已受到“假開源、真壟斷”的質疑。有專家指出,谷歌憑借其市場主導地位,對包括中國手機廠商在內的多家企業施加了多重技術與商業限制。例如,通過一系列與軟硬件制造商及海外通信運營商的協議,谷歌設立了嚴格的“反分裂義務”,限制開發者創建安卓分支系統,并要求預裝完整的谷歌應用套件。這種做法不僅扭曲了市場競爭格局,還可能對技術創新構成障礙。
此次日本公正交易委員會的決定,進一步凸顯了谷歌在全球市場上面臨的反壟斷挑戰。隨著各國監管機構對科技巨頭行為的審查日益嚴格,谷歌可能需要重新評估其商業策略,以確保在全球范圍內的合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