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媒體平臺上出現了一則關于充電費用的爭議帖子,發帖用戶聲稱在小鵬S4超級充電樁遭遇了疑似詐騙的情況。據該用戶描述,他在為車輛充電11.5度電后,被收取了總計65.57元的費用,明細包括9.83元的電費、4.74元的服務費以及高達51元的占位費。用戶對此表示不解,認為在電量未充滿的情況下就開始收取占位費不合理。
然而,這一帖子很快引發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和質疑。部分網友認為這一經歷聽起來頗為離奇,難以相信其真實性。還有網友指出,考慮到一般家用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遠超11.5度,選擇在這樣的低電量下去使用超級充電樁,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占用了公共資源,因此收取一定的占位費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更有趣的是,一位網友以一種半開玩笑的方式建議發帖用戶去特斯拉的超充樁試試,聲稱那里可以“免費停車一整天”。雖然發帖用戶對此表示了感激,但事實卻并非如此簡單。據了解,小鵬超充樁的占位費計費規則是,在車主結束充電后的30分鐘后開始,每分鐘收費1元,單筆訂單最多計費100分鐘。
相比之下,特斯拉的占位費收費規則則顯得更為復雜。車輛在充電完成后5分鐘內離開,可以免收占位費。若車輛已經充滿電但仍繼續占用充電樁,特斯拉將根據空閑充電樁的數量來收取占位費。當空閑充電樁不足50%時,收費標準為每分鐘3.2元;若無空閑充電樁,則按每分鐘6.4元的標準收費,且沒有上限。
此次事件雖然看似是一起充電詐騙案件,但也引發了公眾對于電動汽車充電設施使用規則和費用的關注。在此,提醒廣大電動汽車車主,在使用各類充電設施時,務必提前了解相關規則和費用標準,以免發生不必要的糾紛。同時,也應加強個人信息安全保護,避免成為不法分子的詐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