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5年春運的持續進行,一組關于新能源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的使用數據引起了廣泛關注。據央視新聞最新報道,自春運啟動以來,全國高速公路上的新能源汽車日均流量已達到685.46萬輛,與2024年同期相比,這一數字激增了61.81%。新能源汽車在高速公路總流量中的占比也顯著提升至17.56%,顯示出新能源汽車在公眾出行中的日益普及。
面對新能源汽車流量的大幅增長,交通運輸部門迅速響應,加大了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據統計,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含停車區)現已累計建成充電樁約3.5萬個,使得已建設充電設施的服務區占比從2023年底的85%大幅躍升至98%。這一舉措極大緩解了新能源車主在自駕出行中可能遇到的“充電難”問題,除少數高海拔服務區外,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已基本實現了充電設施的全覆蓋。
與此同時,春運期間的順風車需求也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高德數據顯示,順風車因其經濟性和便利性,在春運期間的需求增長了近八成。特別是在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順風車的需求量最大。海南、京津冀、川渝地區也躋身順風車需求增速排名前三的區域,顯示出順風車服務在跨區域出行中的重要作用。
在人員流動方面,2025年1月26日(春運第13天)的數據顯示,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達到26581.5萬人次,雖然環比下降了2.7%,但與2024年同期相比仍增長了8.2%。其中,公路人員流動量占據主導地位,達到24826萬人次,環比下降2.5%,同比增長8%。這一數據反映了春運期間公眾出行的活躍程度以及交通運輸系統的高效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