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互聯網搜索引擎領域掀起了一場風波,焦點集中在微軟旗下的必應搜索引擎上。據多方報道,當用戶在Edge或Chrome瀏覽器中通過必應搜索“Google”時,遭遇了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搜索結果頁面竟然與谷歌的首頁設計極為相似,以至于不少用戶誤以為自己正在使用谷歌進行搜索。
這一事件迅速發酵,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議。谷歌方面對此反應強烈,Chrome部門的副總裁Parisa Tabriz更是罕見地在公開場合對微軟提出了嚴厲批評。他指責微軟的這一行為是欺騙用戶,并稱之為微軟長期以來的欺騙策略和限制用戶選擇的歷史中的又一例證。Parisa Tabriz在社交媒體上直言:“模仿或許是一種恭維,但微軟模仿谷歌主頁的行為,卻顯得非常不光彩。新的一年,微軟的新低。”
然而,盡管必應搜索“Google”時的頁面設計與谷歌主頁高度相似,且Bing的品牌標識在頁面加載過程中被部分遮擋,但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尚無確鑿證據表明這是微軟故意為之的欺騙行為。這一判斷讓事件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谷歌自身在搜索引擎和瀏覽器市場的霸主地位也并非毫無爭議。過去,谷歌也曾因被指通過不公平手段限制用戶選擇而飽受批評。因此,在指責微軟的同時,谷歌也面臨著被貼上“雙標”標簽的風險。
此次事件不僅讓微軟和谷歌之間的競爭關系再次浮出水面,也引發了業界對于搜索引擎市場公平競爭和用戶權益保護的關注。不少網友表示,希望雙方能夠理性對待競爭,共同維護一個健康、公平的互聯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