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瑞士巴塞爾大學公布了一項令人驚訝的研究結果,揭示了農村地區5G手機用戶在使用時面臨的輻射暴露問題。研究指出,這些用戶在上傳鄉村美景視頻時,所遭受的輻射量幾乎達到了城市中用戶的兩倍。
研究團隊深入調查了兩個城區與三個農村地區的5G手機用戶,詳細監測了他們在數據傳輸過程中暴露于射頻電磁場的情況。令人關注的是,數據顯示,農村地區的用戶平均暴露量為每平方米29毫瓦,相比之下,兩個城區的平均暴露量僅為每平方米16毫瓦。
這一發現與普遍認知大相徑庭,因為人們通常認為城市中密集的5G基站會導致更高的輻射水平。然而,研究人員指出,實際情況正好相反,這主要是由于農村地區基站數量較少,手機為了維持信號連接,不得不產生更高的輻射水平。這一結果也表明,之前對農村輻射水平的評估可能存在顯著低估。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過程中手機與測量設備之間的距離保持在了約30厘米,但在實際使用中,手機往往更貼近人體。因此,研究人員警告稱,真實的輻射風險可能比測試值高出10倍。盡管該研究并未直接探討健康問題,但高輻射暴露水平無疑引發了人們對潛在健康風險的擔憂。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射頻電磁場暴露安全閥值為每平方米10毫瓦。對比之下,農村地區的暴露水平幾乎達到了這一建議值的三倍,這進一步凸顯了問題的嚴重性。研究人員呼吁,未來應加強對農村地區5G手機用戶輻射暴露的監測和評估,以確保公眾健康不受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