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蘋果公司與臺積電合作的最新動向引起了廣泛關注。據悉,蘋果原本有意在iPhone 17 Pro及iPhone 17 Pro Max上搭載臺積電最先進的2納米處理器芯片,然而,由于2納米技術的成本高昂及產能限制,蘋果已決定將這一計劃推遲至2026年。
臺積電在新竹寶山工廠已經啟動了2納米工藝的試生產階段,但初期良率僅為60%,意味著有四成的晶圓無法達到預期標準,且每片晶圓的成本驚人,高達3萬美元。這一高昂的成本與有限的產能,成為了蘋果推遲2納米商用計劃的主要原因。
根據最新消息,蘋果預計將在2026年的iPhone 18 Pro系列中首次應用臺積電的2納米芯片。這也意味著,iPhone 17系列將繼續沿用臺積電的3納米工藝制程,而非原先計劃的2納米技術。
在之前的IEDM 2024大會上,臺積電詳細披露了2納米工藝的關鍵特性。與3納米相比,2納米工藝的晶體管密度提升了15%,在同等功耗下性能提高了15%,而在同等性能下功耗降低了24%至35%。這些顯著的改進,無疑將為用戶帶來更加出色的使用體驗。
臺積電在2納米工藝中首次引入了全環繞柵極(GAA)納米片晶體管。這一創新技術有助于調整通道寬度,從而在性能與能效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新工藝的納米片晶體管在低電壓下(0.5-0.6V)也能獲得顯著的能效提升,進一步提升了設備的整體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