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電力技術領域取得了一項重要突破,由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主導研發的國內首臺時速達公里級的水下敷纜機器人順利完成首次下水測試。這一創新成果標志著我國在海底電纜敷設技術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
據了解,這款機器人不僅具備強大的履帶與雪橇行走能力,還集成了“搜尋-挖溝-敷埋”的全自動化作業流程,其敷埋作業速度高達每小時1000米。尤為該機器人的核心部件完全實現了自主可控,這象征著該項目已經從理論探索階段成功過渡到實體樣機階段。
面對水下敷纜作業中機器人海纜感知能力弱、連續作業時間短等挑戰,項目團隊開創性地采用了“聲-光-磁-電”多模態信息融合的海纜探測定位技術。通過突破多傳感器組合的抗干擾導航技術,項目團隊解決了在低能見度的水下環境中海纜難以搜尋定位和近底水下導航易失效的難題。
針對海底復雜多變的地形環境,項目團隊特別設計了履帶和雪橇兩種行進模式,這一創新設計有效解決了機器人在松軟海床上行進困難的問題,從而確保了機器人在各種海底環境下都能穩定高效地工作。
此次水下敷纜機器人的成功研發,不僅展示了我國在電力技術創新方面的強大實力,也為未來海底電纜敷設作業提供了更加高效、可靠的解決方案,有望大幅提升我國電力基礎設施的建設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