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字節跳動正對旗下AI項目即夢進行戰略調整,意圖通過新的路徑塑造“AI版抖音”。這一決策背后的推動力,源自字節跳動管理層對AI產品未來形態的深刻洞察。
據內部知情人士透露,字節跳動管理層認為,當前市場上的“AI對話類”產品可能只是AI技術應用的過渡形態。長期來看,更視覺化的用戶體驗和更低的使用門檻,才是構建理想AI產品的關鍵。這一觀點,無疑為即夢項目的發展指明了新方向。
以字節跳動現有的AI對話產品豆包為例,盡管其用戶活躍度已達到每周2-3天,每天發送消息輪次約為5-6次,單次時長2分鐘左右,人均使用時長10分鐘左右,但在管理層看來,這些數據并不算高。值得注意的是,豆包的表現已在國內同類產品中處于領先地位,這進一步印證了管理層對于AI產品未來形態的預判。
有觀點認為,豆包的數據表現并非產品本身的問題,而是基于文本的對話類產品可能并非最理想的AI產品形態。這一觀點在字節跳動內部得到了廣泛認同。管理層認為,未來更理想的AI產品,需要更直觀地呈現信息,降低用戶的使用門檻,從而吸引更廣泛的用戶群體。
知情人士還透露,字節跳動內部對于AI產品的商業模式也進行了深入探討。管理層認為,在中國市場,付費訂閱模式可能并不適用。同時,由于用戶使用時長和輪次較低,導致潛在的廣告空間有限,這也構成了AI對話類產品的隱形天花板。
值得注意的是,即夢項目是前抖音集團CEO張楠在卸任后,將精力聚焦在剪映發展上推出的AI創作工具和社區。張楠認為,AI圖像生成技術正在為內容創作工具行業帶來巨大變革和可能性。這一觀點與字節跳動管理層對于AI產品未來形態的預判不謀而合,也為即夢項目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隨著字節跳動對即夢項目產品優先級的提升,以及對于AI產品未來形態的深刻洞察,我們有理由相信,即夢有望在未來的AI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AI時代的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