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題為《AI融合員工監控軟件:工作行為無所遁形》的文章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與討論。文章揭示了一種新型的員工監控手段,其詳細程度與智能化水平令人咋舌。
據文章內容描述,這款監控軟件不僅具備傳統意義上的鍵盤記錄、鼠標追蹤、定時截圖以及程序使用記錄等功能,更融入了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對員工工作效率的深度分析。例如,當員工的打字速度相較于同事偏慢,或鼠標鍵盤在30秒內未有任何動作,甚至員工在周一至周四的工作流程穩定,周五卻稍有變動時,AI監控軟件都能精準捕捉并標記這些異常行為。
該系統的“厲害”之處遠不止于此。通過綜合分析員工的鼠標移動軌跡、打字速度、網站訪問記錄以及程序使用頻率等數據,AI能夠生成生產力圖表,將員工的表現與同事進行對比,從而實現對員工工作效率的實時監控。一旦員工效率低下或被認為走神,AI不僅會發出警告,甚至可能要求員工解釋表現不佳的原因。
如果員工的鼠標和鍵盤在30至60秒內被判定為未進行有意義的活動,也會立即收到警告。更令人驚訝的是,如果員工在周一到周四的工作表現穩定,但周五的得分低于設定的總體數據標準,同樣會觸發警告機制,仿佛周五的工作日也被嚴格“盯梢”。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被收集的數據還可能被用于工作流程的自動化。這一消息引發了網友們的廣泛擔憂,許多人認為這種監控手段過度干涉了員工的個人空間,甚至可能被濫用,成為監控員工一舉一動的工具。有網友直言:“如果你對員工的不信任到了這種地步,那么你或許根本不需要他們。”
文章最后,發帖者以一種略帶諷刺的語氣表達了對當前職場環境的無奈與不滿:“或許,只有當互聯網‘爆炸’了,我們才能擺脫這種無處不在的內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