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快網】4月17日消息,隨著800V電壓平臺、超快充技術以及城市導航輔助駕駛等高科技在汽車領域的不斷涌現,固態電池,被譽為電池的“終極技術”,正逐漸成為行業焦點。其無與倫比的優勢,包括充電速度快、安全性強以及超長的續航里程,讓這項技術站在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風口浪尖。
最近,日產汽車在橫濱的發動機生產工廠內,公開了其全固態電池試生產線的預定場地。據悉,該場地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目前已經為設備的進駐和施工做好了全面準備。日產汽車有明確的時間規劃,預計在2025年3月正式啟動全固態電池的生產流程,而到2028年,他們計劃實現這一技術的量產。日產方面透露,他們所研發的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高達傳統鋰離子電池的兩倍,這意味著充電時間將大大減少。
然而,據智快網了解,全固態電池的量產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其高昂的成本和技術難度成為了阻礙其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目前,全固態電池的基礎技術和生產工藝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因此,盡管固態電池的前景被廣泛看好,但在短期內要實現大規模應用還面臨著許多挑戰。業界普遍預測,固態電池的產業化時期可能會集中在2027年至2030年之間。
同時,不少行業專家也表示,全固態電池的研發之路充滿挑戰,需要在多個領域進行技術突破,包括高性能全固態電解質的研發、正負極材料的創新、電芯設計的優化,以及高速連續化制造工藝和裝備的提升等。目前市場上所謂的固態電池,很多其實是半固態或準固態電池,它們仍然依賴于傳統的液態電解質,與傳統的液態鋰離子電池相比,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因此,更準確地說,這些產品應該被稱為半固態或準固態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