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這是“新質生產力”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并被列為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的首位,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
在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方面,包括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在內的產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點。
去年,國外研究咨詢公司Guidehouse Insights對全球各家參評自動駕駛企業進行綜合評級,推出了全球自動駕駛企業競爭力最新排行榜(2023)。國內有四家企業上榜,百度連續第3期在該榜單中位居“領導者”一檔。蘿卜快跑的加速落地,將加速自動駕駛技術在新領域新賽道上占據發展先機,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發展主動權,助力我國在新一輪的汽車產業浪潮中獲得先發優勢。
作為檢驗汽車智能化水平的至高標準的自動駕駛,緊密結合了當下前沿的AI大模型技術與傳統汽車行業,正是新質生產力的絕佳代名詞。
與此同時,作為人工智能賦能汽車行業的典型應用場景,自動駕駛既是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新賽道,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更是全球科技競爭的焦點。
據了解,作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之一,蘿卜快跑正在全面推進車內無人自動駕駛的規模化應用。
“當我們看到幾百輛蘿卜快跑無人車在武漢的各區之間來回穿梭、日夜不停的時候,我們才剛剛看到自動駕駛規模化、商業化運營的曙光”,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4)上,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裁王云鵬表示,“無人駕駛確實非常難,行百里者半九十,在過去幾年很多同行慢慢放棄無人駕駛,但是百度堅持十年,而且我們還會一直堅持下去,直到取得最終的勝利。”
無法實現規模化,制約自動駕駛快速發展
隨著我國自動駕駛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國家和地方的自動駕駛重點政策陸續出臺,為規模化商業應用奠定了良好基礎。。
去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旨在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產業生態的迭代優化,加速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進程,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去年12月交通運輸部發布《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指導自動駕駛汽車常態化運營服務的新發展階段;今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從城市端加快推動高級別自動駕駛無人化、商業化、規模化應用。
地方層面,已有51個城市出臺自動駕駛試點示范政策,其中深圳、上海、江蘇、杭州等多省市已制定自動駕駛相關地方立法,不斷加速拓展應用場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等地已開展無駕駛人車輛公開道路試點示范,比如,北京在積極推進示范區3.0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大興機場等新應用場景,武漢在12個行政區內支持近500輛無駕駛人車輛常態化試點服務。
作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之一,蘿卜快跑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武漢、長沙、成都、合肥、陽泉、烏鎮多地開放載人測試運營服務。
在武漢,自去年8月開始,乘客只需操作手機軟件,就能打到自動駕駛汽車,往返武漢經開區和天河機場;今年2月,蘿卜快跑車內無人自動駕駛汽車平穩駛過楊泗港長江大橋和武漢白沙洲大橋,實現了我國自動駕駛的“萬里長江第一跨”。
在北京,今年3月,自動駕駛乘用車載人示范應用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落地。市民只需通過蘿卜快跑、百度地圖等應用程序,即可預約經開區往返大興機場的自動駕駛接駁服務。
3月22日,東莞市人民政府與百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緊密圍繞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充分發揮百度在 AI 算法、云計算、大數據、自動駕駛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推動人工智能的全場景應用落地。百度將在東莞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依法依規、穩步有序的開展業務,積極落實戰略合作意向,持續發揮在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智能交通等方面的優勢技術。
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作為自動駕駛行業的主要頂層法律,仍缺乏無人化車輛上路的相關規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道路運輸條例》等相關行政法規,以及《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等行業政策,無法對無人化進行系統化的制度設計。由于缺乏國家層面的立法頂層設計,自動駕駛至今無法實現規模化,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快速發展。
站在自動駕駛加速從測試驗證步入產業化階段的關鍵節點,今年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紛紛呼吁加快國家層面的自動駕駛立法和地方層面的政策開放,為自動駕駛規模化商業應用奠定良好基礎。
恒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江浩然帶來了一份“關于加快完善自動駕駛法律法規體系”的提案,他建議有關部門成立專項工作組加強對自動駕駛的立法、政策、標準等產業關鍵問題的研究,明確法律法規修訂時間表;加強國家層面立法頂層設計,抓住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訂契機,為自動駕駛構建完善的協同支持體系和監管體系,保障無駕駛人車輛實現規模化上路通行。
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創始院長連玉明則建議鼓勵地方先行先試,總結借鑒國內外經驗成果。政府要加大對深圳、北京、上海等地開展自動駕駛在更大范圍更廣空間更多領域場景應用的支持力度。
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也認為,建立完整的專門性立法(如制定自動駕駛法、《智能網聯汽車條例》等)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當前,自動駕駛正處于規模化落地的關鍵期。亟須在各部門、各地方現有政策法規基礎上,進一步加快自動駕駛相關立法,不僅僅對于中國智能汽車下半場有定心丸作用,對于中國汽車產業全球領跑也有提振作用。
商業化落地提速,自動駕駛“曙光初現”
“過去十年,百度在政府的指導和政策支持下,一直堅守安全第一、循序漸進,堅持創新和實踐,自動駕駛先后實現了從封閉測試場走向開放道路、從示范區走向城市級示范應用的新階段。”王云鵬表示,經過十年堅持奮斗,自動駕駛終于迎來“曙光初現”。
目前,百度已在北京、武漢、重慶、深圳多個城市實現車內無人自動駕駛商業化示范運營和測試,并全面推進車內無人自動駕駛規模化應用,加速從測試驗證邁入產業化規模化階段,為商業化做最后沖刺。
在小紅書、抖音上,有不少用戶分享自己乘坐無人車的視頻。王云鵬透露,很多客戶乘坐完無人車之后非常興奮,會把體驗自發發到各個社交媒體上面,“因為安全所以信任,我們單量最多的用戶已經打過2000單,里程最多的一單已經超過95公里。只要坐過的人就會相信‘未來已來’”。
蘿卜快跑收獲用戶“好評”的背后是對復雜路況和場景的征服。在武漢,長江、立交、高架的立體城市交通場景給車內無人自動駕駛運營帶來了挑戰。今年2月,蘿卜快跑橫跨長江是車內無人自動駕駛汽車首次上高架橋,打通國內首個車內無人自動駕駛跨江場景,攻克了高架這一典型場景下,激進切車、匝道匯入、阻塞場景等一系列復雜挑戰。
“萬里長江第一跨”,不僅僅是江南江北的連接,也是自動駕駛特殊場景的征服,是自動駕駛行業階段性的里程碑。蘿卜快跑跨江通行后,完成了從“示范區”向“示范城”的突破,實現自動駕駛中美并跑。
在商業化上,蘿卜快跑已經在10多個城市商業化落地。截至2024年1月2日,蘿卜快跑總服務量超500萬單,在四季度內服務單數同比增長49%至83.9萬單,在武漢地區車內無人駕駛訂單比例達到45%。還有不少市民每天都在通過各種渠道向政府反饋,希望增加更多站點。
在業內人士看來,無人駕駛行業已經進入了商業化前夜,也是規模化落地的關鍵時期。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4)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在高層論壇上表示,2030年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國內全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出現是大概率事件。
Robotaxi的商業化前景也被業內看好。中金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到2030年,Robotaxi全球市場空間將超過2萬億美元;據太平洋證券預測,到2025年和2030年,Robotaxi中國市場規模分別有望突破1.18萬億元和2.93萬億元,將成為市場空間最大的自動駕駛場景之一。
正如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百度世界大會2023所說,“隨著運營規模的不斷擴大、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伴隨成本更低的自動駕駛車輛的規模化部署,蘿卜快跑將越來越接近商業化盈利”。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文 :汪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