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查機構IDC在4月8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全球PC市場在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了顯著增長,出貨量達到了6320萬臺,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4.9%。
報告詳細分析了推動這一增長的三大因素。首先,Windows 10系統即將在2025年10月停止支持,這一消息促使大量消費者和企業提前規劃設備升級,從而帶動了PC市場的出貨量。其次,隨著端側AI應用的普及,市場對高性能PC的需求持續增強,這也成為推動出貨量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后,盡管本季度尚未受到關稅的直接沖擊,但供應商和終端用戶已經開始為潛在的關稅上調做準備,提前進行了采購,這也對出貨量產生了積極影響。
然而,IDC也警告稱,新一輪的美國關稅可能會對PC市場造成負面影響,導致2025年剩余時間的IT支出延遲。IDC全球設備追蹤研究集團副總裁Ryan Reith表示,盡管目前供應鏈尚未出現劇烈波動,但許多企業已經開始重新評估市場前景,并考慮庫存、生產能力和進口關稅降低的可能性。
在全球PC市場格局中,聯想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第一季度出貨量達到1520萬臺,市場份額為24.1%,同比增長10.8%。緊隨其后的是惠普、戴爾、蘋果和華碩,出貨量分別為1280萬臺、960萬臺、550萬臺和400萬臺。盡管市場整體呈現出增長態勢,但其他廠商的出貨量卻同比下降了3.6%。
具體來看,聯想憑借其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在全球PC市場中占據了顯著優勢。惠普和戴爾緊隨其后,但市場份額與聯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蘋果則憑借其獨特的產品設計和生態系統,在高端市場保持領先地位。華碩則憑借其在游戲筆記本等領域的創新,實現了出貨量的快速增長。
IDC的報告還提供了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貨量前五的詳細榜單。除了上述提到的聯想、惠普、戴爾、蘋果和華碩外,榜單還列出了其他廠商的總出貨量、市場份額以及同比增幅。數據顯示,盡管市場整體增長,但其他廠商的出貨量卻出現了下滑,這進一步凸顯了頭部廠商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地位。
總體來看,全球PC市場在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了穩健增長,但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頭部廠商憑借其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占據了顯著優勢,而其他廠商則需要不斷創新和突破,才能在市場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