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譽為“浸潤光刻之父”的林本堅,在中國臺灣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學院擔任院長,并曾任臺積電研發副總經理,他在一次訪談中表達了對中國大陸半導體行業發展的獨到見解。他認為,中國大陸在半導體領域具備重新定義行業的潛力,并可能創造出如同DeepSeek般具有突破性意義的成果。
林本堅提到,中國大陸無需局限于7nm和5nm等尖端制程技術的追趕,而應通過探索新材料和新型架構,實現制程功能的跨越式提升。他指出,即便采用7nm制程,通過創新和優化,也能達到甚至超越5nm制程的性能水平。這種思路與DeepSeek的發展路徑不謀而合,即通過非傳統方式,實現更高效、更快速的進步。
他進一步闡述道:“外界對中國大陸的半導體投資和研發施加的壓力,可能會激發出其潛在的創新能力。就像DeepSeek一樣,不遵循傳統路徑,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或許,通過新材料和新型架構的應用,中國大陸能夠實現原本需要更先進制程才能達到的目標。”
林本堅還強調,如果中國大陸在半導體領域的努力和投入持續加強,未來完全有可能誕生出半導體行業的“DeepSeek”。這種突破性的創新,可能會使臺積電在2nm、3nm等先進制程上的努力變得黯然失色。他擔憂地表示:“這將給臺積電帶來巨大挑戰,因為中國大陸不僅擁有龐大的市場,而且能夠以更低的價格提供高性能的半導體產品。”
林本堅的言論不僅揭示了他對中國大陸半導體行業發展的關注,也表達了對未來半導體行業競爭格局變化的深刻洞察。他提醒業界,面對中國大陸的創新潛力,必須保持警惕,并持續加大自身的研發投入,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