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半導體巨頭德州儀器發布了其市場觀察及最新財報數據,揭示了行業現狀與挑戰。據公司透露,波音公司從罷工中逐步恢復,但這一積極動向并未完全消除商業原始設備制造商在生產速度上的不確定性,供應鏈問題依舊突出。盡管市場整體仍顯疲軟,德州儀器卻觀察到了出貨量逐步回暖的跡象。
展望未來,德州儀器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到2030年,公司預計將實現超過95%的晶圓內部采購。這一戰略調整顯示出公司在供應鏈管理上的深度布局與長遠規劃。
回顧2024年第四季度,德州儀器的財務數據透露出行業面臨的壓力。該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0.0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91.45億元),環比下滑3%,同比下滑2%。營業利潤為13.77億美元,同比下降10%;凈利潤為12.05億美元,同比下降12%;每股收益為1.30美元,同樣經歷了13%的同比降幅。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德州儀器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Haviv Ilan深入分析了市場動態。他指出,中國以外的汽車市場表現疲軟,而部分工業領域的需求也尚未觸及底部。盡管在中國汽車市場,德州儀器上個季度實現了一定的增長,但這并不足以抵消其在歐洲、美國和日本這三大汽車生產中心的業務下滑。同時,中國以外地區的企業產業需求降幅相較于2024年第三季度更為顯著。
面對這些挑戰,德州儀器正積極調整策略,以期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穩定增長。公司高層表示,將繼續關注市場動態,靈活應對各種挑戰,同時加大研發投入,以保持技術領先和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