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氣象觀測系統取得重大進展,實現了對氣象災害的高精度監測,覆蓋率高達80%。同時,風云衛星服務已拓展至全球132個國家和地區,彰顯了中國在氣象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在地面觀測領域,我國已構建起龐大的自動氣象觀測站網絡,總數超過7.6萬個,全面覆蓋了全國所有鄉鎮。這些觀測站之間的距離被大幅縮短,全國平均站間距僅為11.2公里,而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站間距更是縮小至不足6公里。還設立了27個國家氣候觀象臺和8個國家大氣本底站,這些設施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的氣候變化監測和預警能力。
在高空探測方面,我國自主研發的往返式智能探空系統為全球氣象觀測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該系統打破了傳統探空模式,首次實現了從地面至10公里高空的三維大氣多要素分鐘級觀測,極大地提高了高空氣象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同時,我國還成功發射了8顆風云氣象衛星,這些衛星在軌運行穩定,載荷種類多達27類,成為全球唯一同時運行四條近地軌道民用氣象衛星的國家,覆蓋了黎明、上午、下午和傾斜等時段。
海洋觀測方面,我國同樣取得了顯著成就。現已形成覆蓋離岸300公里范圍的探空觀測網絡,海洋漂浮觀測設備更是遍布全球海運重要航線,包括太平洋航線、印度洋航線以及世界集裝箱海運干線,為海上氣象監測和預警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