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豐田汽車在日本市場的動向引發了廣泛關注。據日經亞洲報道,這家汽車制造商今年在日本本土未能推出任何全新或徹底改款的車型,這一局面主要歸因于一系列認證丑聞所導致的延期。這一系列事件不僅讓豐田面臨銷售下滑的風險,還可能削弱其長期以來的競爭優勢——“持續更新與改造”戰略。
回顧過去幾年,豐田在汽車市場上一直保持活躍,從2019年至2023年,每年都推出了大約5到10款新車型,包括對現有車型的深度改款。這些多樣化的車型和頻繁的更新一直是豐田保持競爭力的關鍵所在。然而,今年的情況截然不同,豐田在中國和歐洲市場的新電動汽車發布計劃雖已確定,但在日本本土的發布卻遲遲未見動靜。
豐田皇冠豪華系列的新車型Estate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款車型在2022年首次亮相,原計劃在2024年3月在日本上市,但如今卻不得不推遲到2025年2月才開始生產。同樣,雷克薩斯GX車型也遭遇了類似的命運,該車型在2023年9月公布,原定于2024年4月上市,現在預計要到2025年3月或更晚才會投入生產。一些現有車型的改款計劃也受到了影響,改款埃爾法商務車就是一個例子,它原計劃在10月開始生產,但直到上周五才正式亮相。
這一系列推遲的背后,豐田集團內部的認證問題浮出水面。今年早些時候,大發汽車的三款車型未能通過量產認證,豐田工業也被曝出發動機測試不規范的問題,導致10款車型的發貨被暫時叫停。隨后,在6月份,豐田又有7款車型的測試被發現存在問題。豐田方面表示,短開發周期和認證系統的不完善是導致這些丑聞的根本原因。為了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豐田決定推遲新車型的認證,并加強了認證程序,但這也導致了新車發布的延遲。
有分析指出,豐田在電動汽車技術和市場趨勢上的不確定性也是其未能推出更多新車型的原因之一。盡管豐田設定了到2026年全球電動汽車生產目標為100萬輛,但這比其銷售目標少了50萬輛。更值得關注的是,豐田還計劃將下一代電動汽車的生產推遲至2027年中期。這一決策無疑給豐田在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力帶來了更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