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IDC發布了一項關于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深度報告,揭示了消費者購機行為與偏好的新趨勢。報告指出,中國消費者的手機更換周期正在逐漸拉長,且他們對手機的要求也在悄然變化,預示著未來市場將更加分化,高端與低端機型將更受追捧。
數據顯示,至2025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中,售價600美元以上的高端機型預計將占據30.9%的市場份額,實現2.1%的同比增長。與此同時,200美元以下的低端市場也將迎來2.1%的增長,市場份額將達到31.5%。這一趨勢表明,未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將呈現出“兩頭熱,中間冷”的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至400美元的中端市場,其市場份額預計將縮減至28.0%,減少4.2個百分點。這一數據反映出,當前中國消費者對中端手機的熱情不高,他們更傾向于選擇性價比更高的低端機型或功能更為全面的高端機型。
報告還預測,到2025年,中國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將超過4000元人民幣。與此同時,折疊屏手機作為新興的高端產品,其出貨量預計將突破1000萬臺,同比增長8.3%。這一數據不僅彰顯了折疊屏手機在高端市場的巨大潛力,也反映出中國消費者對創新技術和高端體驗的強烈需求。
展望未來幾年,IDC預計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2025年,市場總出貨量有望達到2.89億部,同比增長1.6%。這一預測表明,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依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