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在國內航空領域的應用與發展成為了熱議話題。這一新型燃料,主要以可再生資源和廢棄物為原料,正逐步改變著航空業的能源結構。
在第十五屆中國航展上,一份關于可持續航空燃料發展路徑的研究報告引起了廣泛關注。報告指出,全球范圍內,可持續航空燃料的供應鏈正在逐步構建,而中國憑借其獨特的資源產業優勢,在這一領域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甚至有望引領全球發展。
航展期間,一家總投資額達20億元的企業宣布落戶四川內江,正加速建設產業基地。據悉,該基地投產后,年加工廢棄動植物油的能力將達到50萬噸,預計年產值可達100億元。這一項目的落地,無疑將進一步推動中國可持續航空燃料產業的發展。
早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與中國民航局已在北京聯合舉行了可持續航空燃料應用試點啟動儀式。根據試點計劃,從9月19日起,國航、東航、南航等航空公司從北京大興、成都雙流、鄭州新鄭、寧波櫟社等機場起飛的多個航班,已開始正式加注SAF。
SAF作為一種以可再生資源和廢棄物為原料的航空燃料,其全生命周期內的減排效果顯著,且與現有的航空器和民航基礎設施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此次試點分為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從2024年9月至12月,主要參與單位包括國航、東航、南航以及北京大興、成都雙流、鄭州新鄭、寧波櫟社等機場;第二階段則覆蓋2025年全年,參與單位將逐步擴大。
為確保試點期間的安全,所有使用的可持續航空燃料均已獲得民航局的適航認證。同時,民航局還指導中國航油對油品質量進行嚴格管控,以保障試點的順利進行。這一舉措不僅標志著中國在可持續航空燃料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也為全球航空業的綠色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