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科技領域迎來重要突破,國產首套氫克勞德循環5噸/天氫液化系統成功完成72小時可靠性測試。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標志著我國在大規模液氫制備和應用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11月12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與航天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攜手研制的氫液化系統順利完成了嚴苛的可靠性測試。測試期間,該系統穩定產出液氫,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預期目標,甚至優于設計值。
具體而言,該系統在額定工況下的產量為5噸/天,峰值產量更是高達6.6噸/天。液氫中的仲氫含量高達99.06%,而平均能耗則僅為11.84千瓦時/公斤液氫(含液氮消耗)。這些數據充分展示了該系統的高效性和先進性。
此次成功得益于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航天科技集團介紹稱,該系統攻克了氫克勞德循環氫液化工藝流程設計、大型高效連續性正仲氫轉化換熱技術、高速氣浮軸承氫氣透平膨脹機、大型深低溫臥式冷箱分區集成工藝以及變工況自適應一鍵啟停控制邏輯等五大技術難題。
通過優化工藝流程和降低能耗,該系統顯著提升了液氫產出效率。在72小時測試期間,設備運行穩定,冷箱各節點參數與設計參數高度一致,充分驗證了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氫克勞德制冷循環氫液化流程被認為是未來大規模氫液化系統的主要工藝路線。據航天科技集團透露,此套氫液化系統即將落地旭陽集團定州園區,這標志著液氫技術將在京津冀地區的商業應用端率先起步。
航天科技集團六院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還計劃加大在更大規模(30噸/天)氫液化裝置領域的工藝投入,旨在加快推進液氫制備、儲運和應用技術的產業化進程。這一舉措將為我國氫能產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