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爭的硝煙中,一位英勇的地下工作者以縝密的間諜手法和精湛的偽裝技巧,為抗戰勝利貢獻了關鍵力量。他就是李俠,其原型為上海地下組織聯絡員李白,被譽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
李白,原名李華初,后曾化名李樸、李霞,出生于湖南瀏陽一貧寒農家。自幼砍柴謀生,飽受剝削之苦,然而他心中的火焰卻從未熄滅。17歲時,他毅然參加秋收起義,20歲便成為工農紅軍通信連的一員。1934年,李白進入瑞金無線電學校,學習無線電技術,開啟了他傳奇般的間諜生涯。
抗戰爆發后,李白被派往上海,負責地下電臺工作。在日偽勢力交織的險惡環境中,他憑借著過人的膽識和智慧,巧妙地傳遞著情報,將上海與延安緊緊聯系在一起。1939年,面對日益嚴峻的局面,組織派出女工裘慧英與李白假扮夫妻,共同守護電臺。兩人志同道合,最終結為真摯伴侶。
然而,李白的間諜生涯并非一帆風順。1942年中秋節前夕,他在發送電報時遭遇日軍抓捕。面對酷刑拷問,李白與妻子裘慧英堅貞不屈,嚴守機密。李白憑借對無線電設備的精湛改裝技術,成功騙過了日軍的檢查。
經過長達8個月的艱難營救,李白夫婦終于重獲自由。之后,他們被派往浙江,打入國軍內部,繼續從事間諜工作。李白利用國軍電臺,為我方提供了大量寶貴情報。然而,危險再次降臨,他因藏匿收發報機而遭國軍逮捕。幸運的是,組織再次伸出援手,將他從險境中救出。
抗戰勝利后,李白夫婦回到上海,他憑借高超的無線電技術找到高薪工作,以此掩護地下電臺。然而,1948年12月30日,在發出一封重要情報后,李白不幸被捕。面對國軍的威逼利誘和殘酷折磨,他始終堅守信仰,最終英勇就義,年僅39歲。